来源:来宾政府网,广西统计信息网
“天下来宾,来者上宾”,来宾市位于广西中部,素有“桂中”之称,2002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地级市,全市面积1.3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45万人,辖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武宣县、象州县、金秀族自治县4县1市1区,境内壮、汉、瑶等1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
区位优势明显:
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区,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500--800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
文化特色鲜明:
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统一岭南时,在今来宾市境内首设县级行政建治,至今已有2216年历史,汉、三国、南北朝均在境内设桂林郡治。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
物产种类多样:
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八角等农副产品久负盛名,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灵香草、绞股蓝,武宣县的三华李、龙眼,忻城县的金银花、乳鸽,象州县的粉葛等名优土特产品名闻遐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4%,金秀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又是全区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
矿藏能源丰富:
目前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象州县的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稳居广西第一;合山市的煤炭储量达6.7亿多吨,有“广西煤都”之称;境内火电、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除来宾电厂外,尚拥有中国第一个BOT外资项目来宾火电B厂,合山电厂是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来宾桥巩水电站和金秀下六甲水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项目全部完工后,全市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将成为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排头兵。
工业初具规模: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相继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登台亮相。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新规划的工业园区,以“高、新、强”为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园区要求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
旅游前景看好:
被喻为“壮乡故宫”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有着“中南第一温泉”美称的象州花池温泉,是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长约5公里的武宣百崖大峡谷,是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金秀的圣堂山、莲花山风光无限,整个大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日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来宾市又是著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来宾奇石甲天下”之美誉。
投资环境良好:
建市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综合配套、水电供应充足、通信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新格局。同时,全市全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对客商实行“保姆式”服务,为各方投资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乐园。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中钢集团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来宾,正成为客商投资置业的一方热土。
人口情况
截止2016年,来宾市总人口为268.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2万人,常住人口为220.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1.9%,城镇人口92.83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42.2%。全年出生人口4.24万人,出生率14.82‰;死亡人口1.30万人,死亡率6.72‰;自然增长率8.10‰。
经济社会情况
一、2018年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经初步核算,全市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8%、34.6%和41.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2%、26.9%和53.9%。
二、农业生产稳中有进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增速比上年快1.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增长7.0%,林业增长9.0%,牧业增长1.8%,渔业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4.9%。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1%。
三、工业经济增长运行平稳
1-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9.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1、0.1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4.6%。
公有经济有力拉动。1-12月,非公有经济增加值下降3.8%,下拉全市规上工业2.3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22.8%,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159.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个百分点。
重工业贡献高于轻工业。1-12月,全市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81.7%,拉动增长3.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8.3%,拉动增长0.9个百分点。
五成行业实现增长。1-12月,在全市涉统的30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占行业面的53.3%。其中四大行业“三增一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3%。
新兴产业增速下降。1-12月,汽车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下降6.9%,下拉0.05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3.6%,下拉0.1个百分点;纺织业下降8.5%,下拉0.2个百分。
碳酸钙产业回落。1-12月,全市碳酸钙产业产值增长4.9%,比1-11月回落了4.6个百分点;增加值下降2.4%,比1-11月回落了3.8个百分点,下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拉动显著。1-12月,新增入库的25家企业增加值增长307.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其中:13家新建投产企业增加值增长100.0%,拉动1.7个百分点;12家规下升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49.9%,拉动0.3个百分点。
五成主要产品产量增长。1-12月,在全市重点监测的15种主要产品中,9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十种有色金属增长62.9%、硫酸(折100%)增长19.6%、发电量增长16.9%(火电增长17.6%、水电增长14.8%)、成品糖增长12.6%、水泥增长11.7%;6种主要产品产量下降,其中:纸浆下降6.3%、大米下降7.3%、铁合金下降15.2%、中成药下降15.7%、原煤下降82.1%。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中有升
1-12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比1-11月提升3.5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34.9%,500-5000万元项目投资下降15.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8%。
五、市场消费增势良好
1-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4%;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2%,;住宿业营业额增长7.9%;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6%。
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大幅增长
1-12月,来宾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68.65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比上年增长31.6%,创“十三五”以来增速最高记录;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增长25.6%, 增速大幅增长。
七、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
据海关统计,全市1-12月外贸进出口额84037万元,同比增长8.7%,分别比1-11月、前三季度提高7.7、48.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76510万元,增长80.2%;进口额7527万元,下降78.4%。
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1-12月,全市财政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5.2%,分别比1-11月、前三季度回落3.8、3.5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04亿元,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3.33亿元,增长2.9%。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24.20亿元,同比增长3.1%,比11月末回落1.0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34.29亿元,增长14.4%,回落0.8个百分点。
九、居民消费价格平稳
调查显示,1-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1.9%。其中: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1.2%、2.1%、1.6%、2.6%、2.2%、2.3%、3.7%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