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主 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  邮编:530025  联系电话:0771-5898680   电子邮件:gxjczxb@126.com
Copyright© 2020 www.gxjc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决策咨询网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  本站支持中文网址上网:广西决策咨询网.网址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955   桂ICP备10202994号  网站标识码 :CA213171172605367640001

>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宣传,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区域规划

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宣传,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作者:
张浩
来源:
光明网2019-12-10
浏览量
【摘要】: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话语权的提升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国际话语影响力远未达到这一地位,话语瓶颈也是中国综合发展中必须克服的障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从规划步入实践,从理想变为现实。沿线国家合作由浅入深,取得了丰硕成果,进行中的项目进展也超过预期。2017年和2019年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成功举办,都推动“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尤其是11月5日在上海开幕的第二届进博会吸引了众多参展国家,四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十多位国家领导人和二十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表明,包括进博会在内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呈现出光明前景。

与此相对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宣传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宣传倡议的中国声音不够响亮,还不能够和已经取得的成果相匹配;其次,出于各种目的,西方话语不遗余力地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负面炒作,试图阻碍倡议的推进。中国要改变“一带一路”宣传方面的不利局面,就必须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和垄断,构建自身国际话语体系,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

注重增量提质,拓宽宣传渠道

目前,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新闻报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数量方面,由于“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从意向接洽到最终产生实际效果,时间跨度大,难以保持高密度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高密度宣传一般配合国家相关重大活动而进行,重要活动结束后,新闻宣传的数量往往锐减。宣传报道数量不足,便无法引起受众足够的关注度。质量方面的问题与“一带一路”倡议宣传的性质有关。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属于常规报道,与突发性事件报道不同,吸引力确显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消息都以简讯形式出现,很难占据头条位置。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宣传方面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评论家,这也是影响宣传质量的重要因素。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不足,使“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宣传缺乏持续性和深刻性,没有在受众意识中形成焦点。

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宣传,要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融媒体,采取专栏、专题节目等多种方式,营造宣传氛围,扩大宣传力度,兼顾报道数量和质量双提高。报道数量的提高能够保证“一带一路”概念常态化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提高报道数量,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者对倡议的关注度,二是要激励新闻工作者挖掘全新报道角度。在数量增加的前提下,宣传报道的质量也要不断提升。只有产出系列精品,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宣传作品,才能增强中国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的融入度和参与度。同时,培养从事“一带一路”宣传的国际权威专家、记者和评论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团队也迫在眉睫。

重视国际视角,强化媒体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需要重视国际视角,加强国际媒体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虽然是中国,但其本质是国与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强调的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任何国家都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开展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在宣传和新闻报道中淡化中国标签,有针对性宣传“一带一路”各国的地方文化、特色习俗,向世界展现“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能够打破西方媒体宣传的“结盟”“控制”等各种阴谋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国际共识、深化务实合作的目标。

“一带一路”的宣传报道要体现国际媒体合作,避免中国媒体的单一主导。中国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化媒体平台、推动各国媒体合作、引入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开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也可以设立“一带一路”宣传基金,鼓励“一带一路”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积极提供宣传创意。国际媒体发出各自的声音,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正面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能够彰显倡议的开放性和融合性,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机制。淡化中国标签、加强国际媒体合作,有利于更加公正客观地宣传“一带一路”倡议,破除西方媒体的歪曲解读,消解西方话语垄断。

掌握话语先机,避免被动回应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中,不仅要积极报道取得的成果,还应当主动回应存在的问题。在政策落实和项目洽谈中,“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分歧,也会因为不可控的原因影响合作进程。西方媒体往往以抹黑“一带一路”为目的,借机进行负面炒作。因此,在面对“一带一路”合作过程中正常出现的问题和不利局面,要敢于主动、率先发布消息,恰当地把握时机,并针对问题做出客观解读,能够使中国在话语权上处于主动地位,避免话语先机被西方媒体抢占并进行歪曲报道,也避免西方媒体的不当观点先入为主。为此,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做好与“一带一路”有关的国际舆情监控。一旦舆情中出现可能被西方媒体用来进行炒作的问题,我们提早准备应对策略,适时发布相关事实和数据。这样,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才能不攻自破。

敢于直面非议,有效驳斥诋毁

西方话语有时还会借助其新闻传播优势,发布带有攻击性的非议和诋毁,严重歪曲事实。面对这种情形,中国要直接、果断、坚决地予以回击,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底气和态度。

2019年4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到访智利时,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发表无端指责。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先生在智利主流媒体发表题为《蓬佩奥已经失去理智且走得太远》的谈话和题为《蓬佩奥先生完全错了》的署名文章予以驳斥。两篇文章题目都使用了醒目的词汇,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还清晰有力地表达了中方立场。文章基于舆情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且发表在国外主流媒体,覆盖面广。这样犀利、坚定的回应向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信心。

构建话语体系,提升国际影响

在当前的国际话语体系中,西方话语占据决定性地位。面对强势的西方话语体系,中国应当主动发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进博会不仅能发挥经贸平台的主功能,也是中国将经济实力和广阔市场转化为话语权的有效平台之一,可以彰显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驳斥西方“中国会逐渐走向封闭”的论调。

构建具有自身特质、强有力的话语体系并非易事。西方话语体系经过了数百年时间才得以确立,“一带一路”新话语体系的构建必然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要看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与支持。新构建的话语体系如果能够得到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可和参与,将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新的话语体系要凝聚各方的共同利益,且允许求同存异。在利益一致的方面,各方要共同对外发声;面对内部的问题和争端时,相关信息既要及时披露,又要正确解读,避免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曲解。此外,新话语体系还要淡化中国的主体地位,要构建成所有国家共同发声的话语平台,通过媒体合作的形式,拓宽传播渠道,达到话语平台影响逐渐扩大的目标。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话语权的提升同国家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国际话语影响力远未达到这一地位,话语瓶颈也是中国综合发展中必须克服的障碍。中国在继续保持现有话语权的基础上,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打造全新话语体系。我们相信,有“一带一路”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有“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做基础,有“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为平台,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国家的话语权将逐渐增强,“一带一路”国家发出自主声音的目标必然会实现。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