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
邵宇:RCEP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RCEP的签订意味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在全球化逆转以及贸易战等各国之间激烈贸易竞争和摩擦的关键时刻,提出这样一个多边的贸易协议,是对于保护主义的巨大回应,或者说是一个震撼性动作。
RCEP最大程度包容发展中国家
RCEP涵盖了全球1/3的人口,巨大的经济总量使得这样一个区域的活力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加引人注目。当然,这样一个谈判的成果来之不易,它一共谈了8年,而且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印度退出了。但我们还是为印度留了一个后门,就是它在未来可以按照适当的条件再进入到创始16国的体系里面来,我们欢迎印度的加入,毕竟这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新兴市场。
这个协议的涵盖非常广泛,从一般的商品贸易,像跨境电商,还包括一些比较新的议题,比如知识产权等等,都在这里头有所体现。这15个国家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有比较低一点的,比如东南亚的发展中经济体,也有像日韩这样比较先进的经济体。这就意味着这样一个谈判过程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但现在既然能够谈成,也说明它其实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因为不同发展层级的国家想要达成一个共识,肯定会比较困难。
可能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种顺理成章和自然而然的商业实践,在欠发达的国家要做起来是非常的困难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大量心力,反复商讨,所幸结局是让人非常欣慰的。
中国“加群”动作酝酿中
RCEP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第一方面当然还是在贸易,基本上90%商品的关税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喝威士忌,日本有比较好的清酒和威士忌,而在这次的税单里,日本进口酒类的关税是大幅下降的。可能我以前喝英国的威士忌多,但现在日本的酒又好又便宜,为什么不买?中日之间的酒类贸易自然就会更多地发生。
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是投资。现在贸易区里使用的都是负面清单的一个准入规则,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投资跟金融方面,我们既照顾到了各个国家现在发展特定阶段的一些现实,也会向更高层级的投资贸易协定发展提供了足够接口。
因为各个国家的发展层次不同,所以自由贸易协定的难易程度和成绩也有所不同。比如RCEP有巨大的包容性;由日本主导的CPTPP虽然总量略微小一点,但为一些关键条款,比如知识产权、劳工保护等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提升路径;再比如美加墨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来说就不太友好,因为它设计了一系列包括“毒丸”在内的条款,这就意味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这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都要先得到美加墨三个国家认可,这样博弈的过程就变得比较复杂。
所以总体而言,RCEP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成果,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有可能的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因为中日韩有一个很密切的产业链,而且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更加接近。它们又是亚洲最大的制造业集群代表国家,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的话,将会更有助于稳定亚太产业链,中国周边的朋友圈也会越来越大。
RECP对全球“朋友圈建立有积极作用
美国和印度都没有参与RCEP,印度有一个比较大的窗口期,我们欢迎它能够以原来的创始身份加入,但是它需要一定的时间。美国虽然也没有加入,但毕竟这是一个覆盖全球1/3市场和人口的自由贸易协定,这里头一些关键条款,我相信对未来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也会有相应借鉴和约束作用。
总体而言,通过这样一个 RCEP协定,整个亚太朋友圈将越来越紧密和坚实,这不光是有利于贸易增长、投资的便利程度增加,而且也为未来像中日韩贸易,以及有中国的CPTPP这样一个不断扩大的自由贸易圈提供了更多借鉴和可行的路径。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大家可能会认识到之后去这15国投资会变得更加方便,来自15国的商品交流成本会更加低廉,也会有更多的优质进口物资供中国居民消费。包括人员的交往、投资的机会以及相互获得融资的空间,都会不断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