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主 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  邮编:530025  联系电话:0771-5898680   电子邮件:gxjczxb@126.com
Copyright© 2020 www.gxjc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决策咨询网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  本站支持中文网址上网:广西决策咨询网.网址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955   桂ICP备10202994号  网站标识码 :CA213171172605367640001

> 专访经济学家姚洋:未来5-7年中国将进入新的经济周期

区域规划

专访经济学家姚洋:未来5-7年中国将进入新的经济周期

作者: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姚洋
来源:
中新经纬
浏览量
【摘要】: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专访时认为,创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只要市场能接受,创新就是有用的。市场不能接受,那么创新做出来恐怕也太超前了。

2020年11月初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并且进行专章的部署。这是中共在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建议》发布后,“创新”再度成为全社会热议的关键词。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未来创新该如何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为此,中新经纬专访了长期关注创新发展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

以下为中新经纬采访实录(略有编辑):

谈疫情:“疫情到来使中国互联网创新脚步大大加快”

中新经纬:2020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疫情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最大的一只“黑天鹅”,你认为疫情对经济和科技创新带来哪些影响?

姚洋:疫情对各个国家的影响不一样。中国走出疫情比较早,所以经济率先复苏。但在欧美国家,由于疫情反复,至今还未走出疫情阴霾,对他们的经济影响也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海外供给疲软、需求旺盛,也造成中国出口大规模增长,这也打破了很多人最初的预期。他们以为受疫情影响,中国和世界就要脱钩了,但事实证明中国不仅没有和世界脱钩,反而更加紧密的挂钩。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这次疫情的到来,使中国互联网创新活动的脚步大大加快。我认为人类社会经历这次危机之后,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会有较大发展。

谈全球竞争:“制约创新最大的因素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

中新经纬: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创新一词出现了47次,并且提到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你认为创新何以居于核心地位?

姚洋:我认为这与国际形势变化高度相关。过去,中国深深融入世界体系,但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技术出口进行限制,在此背景下,国际创新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此,中国提出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其中的核心就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新经纬:如今全球竞争非常激烈,各国都在鼓励创新,在你看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创新的优势有哪些?还有哪些制约创新发展的因素?

姚洋: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市场广阔,在中国搞创新可以迅速地摊薄创新成本。因此,中国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企业。国外企业也纷纷将创新的内容搬到中国,因为它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才储备雄厚,“十三五”时期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年均超过800万人,这是我们未来创新的潜力所在。

创新还离不开一个共融开放的国际环境。应该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后发国家,开门搞创新,创新的路就会走得更远。

同时,创新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不到位。创新需要投入巨额成本,如果创新成果轻易被复制,创新者甚至可能无法收回成本,谁还会创新?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中新经纬:近年来,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就,你对中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有什么建议?

姚洋:最重要的是要把基础设施做好,法治是根本。其次是金融市场建设,特别需要有运转良好的直接融资体系。

谈创新与监管:“出现新的金融机构,可以创造新门类对其进行监管”

中新经纬:“十四五”规划中还提到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你看来,企业在当下应该如何把握机会、提升创新能力?

姚洋:创新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只要市场能接受,创新就是有用的。市场不能接受,那么创新做出来恐怕也太超前了。创新也会伴随着高风险,企业无法降低风险,只能在不停试错的过程中,依靠市场机制分摊风险。

中新经纬:近年来,平台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垄断的担忧,如何看待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平衡?

姚洋:应该看到,平台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创新也值得鼓励,只不过应该对风险进行把控。

监管要找到一个中间的平衡点,既鼓励创新,同时又防范风险。对于创新要容许企业试错,边试错边完善法律。

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金融机构,不能拿着以前的条条框框去装进去,我认为可以去创造一个新的金融机构门类把它装进去,对其进行监管,监管也要与时俱进。

中新经纬:在你看来,未来哪些领域创新可能会有机会?

姚洋:这是企业需要去思考的。我们要相信市场价值是检验创新最重要的指标,创新这件事就该交由企业家来做,相信企业家会把这件事做好。政府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和指导,锦上添花。

谈2021年经济走势:“预计未来5-7年中国将进入新的经济周期”

中新经纬:你认为2021年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是否能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

姚洋:大概率讲,全球经济今年下半年能恢复区域正常。7月的东京奥运会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果全世界各国人民都会去观看奥运会,那么东京奥运会或将成为世界走出疫情的一个盛会。

由于基数原因,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可能会很高。出口方面,2021年上半年或将持续高速出口的态势,但在下半年可能会下降。总体而言,预计中国将进入5-7年的新经济周期,经济平均每年增速有望达到5.5%-6%,2021年也将是新经济周期的第一年。

当然,这里也有不确定因素,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仍然在蔓延,就另当别论。

 

姚洋,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和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制度转型、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农村发展。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