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
三部门权威解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 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
央广网北京8月1日消息(记者 杨柳青)为切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举措》),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5个重要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从民营经济的需求出发,围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
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设计
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和关切,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经营主体权益保护;推动重点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发改委将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切实抓好惠企政策兑现,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各类经营主体;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持续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机制,分批次推广地方的典型经验,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努力新成效,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
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表示,将按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部署要求和《若干举措》有关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设计,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抓紧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持续推动清单事项缩减。全面开展效能评估,在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体系性准入安排。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方面,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排查、归集、通报、约谈、整改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准入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王善成还提出,下一步,将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的约谈通报制度,针对当前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加快完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配套政策,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国家税务总局:多措并举精准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用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精准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组织各级税务机关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税费政策纳入重点督导内容,推动《若干举措》各项涉税政策措施落实落细。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今明两年到期的阶段性政策作出后续安排,对于企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安排好投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税务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动稳定民营经济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
重点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新出台和优化一批办税缴费服务举措,作为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第五批措施,包括进一步强化税费政策落实、便利税费办理、改进诉求响应、深化跨境服务、优化执法方式等5方面,涉及税收服务民营经济各方面、各环节,积极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良好税收营商环境。持续创新推出税务与金融部门“税银互动”举措,将民营经济“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助力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拓宽供需对接渠道,助力民营企业缓解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难题。
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完善普通注销制度 在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基础上提高市场退出效率
近年来,民营企业对经营主体退出越来越关注,对便利化的退出举措更加期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局二级巡视员张舒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通过优化流程设计、减少公告等待时间、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完善事后救济渠道、强化信用惩戒手段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普通注销制度,在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市场退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