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
广西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核心提示
昨日,自治区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广西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预测报告,今年以来,受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汽车和住房市场降温、成品油价格波动及热点商品消费降温等因素影响,广西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趋缓态势。1-3季度,广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4.65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数据】
健康发展类商品保持较高增长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1-3季度,广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53.98亿元,同比增长1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0.67亿元,增长18.5%,增速比城镇快3.3个百分点。
基本生活必需品类商品平稳较快增长。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2%,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0.9和1.1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5.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6.8和1.0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和化妆品类同比分别增长18.0%和12.0%。
健康发展类商品继续保持较高增长。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的中西药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5.7%。
热点类商品消费有所降温。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讯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2%和17.7%,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10.6和5.4个百分点。
家电类商品消费继续回落。今年6月起,国家实施新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购买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节能产品的,可享受最低100元最高400元的政策补贴,但由于此类节能产品价位较高,加上受国家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退出、市场饱和度增大、房地产市场受限受拉动消费的效果并不明显。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
【问题】
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消费降温
报告指出,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商品拉动力明显减弱。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短期刺激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成品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商品消费降温明显。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的汽车类和石油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7%和18.5%,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9和25.0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2.6和5.0个百分点,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9和4.7个百分点。
楼市低迷影响相关商品销售。在中央调控楼市持续发力下,购房者持币观望,楼市低迷。1-3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6%,比去年同期回落20.6个百分点。楼市低迷使得与之相关联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类、家具类等商品销售受到一定影响。1-3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的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1%、4.3%和13.4%,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26.1、11.5和5.3个百分点。
【预测】
全年消费品市场将平稳增长
报告分析,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扩大外需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国家宏观政策对促进消费有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央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利率特别是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今年6月开始, 国家启动新一轮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一系列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出台“新36条”的42个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出台实施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等,这些政策措施将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为促进消费提供了支撑。1-3季度,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2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421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涨幅得到有效抑制。从季度情况来看,1-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1%,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为105.3%,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回落0.8和2.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负担减轻,消费意愿增加。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全年广西消费品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