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联盟
广西中医药大学
单位介绍
广西中医药大学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中医药大学。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自治区金源单位、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等。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医紧密结合,为广西中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撑,促进了广西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的科技奖励国家行业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广西科学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3项。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办学国际化,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面向东盟及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优势突出,国际声誉日益增强,骨伤手法、壮医药线点灸等特色诊疗技术吸引了大批海外学生前来留学、进修,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69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95项。1993年以来年共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39次,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医疗技术扶持。近年来,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文件;受玉林市政府委托编制的“玉林市百亿元中医药发展规划”通过由院士组成的专家组评审;积极参与“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行动,与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桂林市签署了5份校市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5份;连续多年参加“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荣获广西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积极实施科技服务企业暨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近年共派出100余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高层次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联系方式
联系人:唐红珍
联系电话:0771-3131096
传真:0117-3131086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五合大道13号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