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支持IPv6

主 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  邮编:530025  联系电话:0771-5898680   电子邮件:gxjczxb@126.com
Copyright© 2020 www.gxjc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决策咨询网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  本站支持中文网址上网:广西决策咨询网.网址

网警备案号:45010302000955   桂ICP备10202994号  网站标识码 :CA213171172605367640001

> 增速转正 第三季度GDP增长4.9%——盘古智库学者观点汇编

区域规划

增速转正 第三季度GDP增长4.9%——盘古智库学者观点汇编

作者:
叶青、程实、熊园、王静文、江瀚
来源:
新浪财经2020-10-20
浏览量
【摘要】: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回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10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回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如何解读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三季度增长达到4.9%?盘古智库专家的观点汇编如下。

叶青:取得三季度的经济成就是必然的

10月19日上午10点,全球关注中国。因为此时国家统计局会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第三季度4.9%,前三季度增长0.7%,这是很多国内外机构大体上预测到的。比如说,有机构预测第三季度会在5%左右,前三季度会转正。果然如此。从经济政策执行角度看,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双管齐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协同的新发展格局,必然会取得三季度的经济成就。从经济数据来看,两点转正作为新的支撑至关重要,一是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但是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根据美团的分析,武汉当前的消费规模已经超过上年同期水平,实现V型反转。二是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恢复投资信心极为不易。但是中国做到了。2020年还有70天左右。研究家们又开始关注第四季度的情况。IMF预计中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会达到1.9%。从前三季度0.7%来看,应该是有把握的。国内机构普遍预计3%左右的比较多。让我们拭目以待。做好每一天。

程实:从“修复”走向“康复”

“晴鹤排云上,秋日胜春朝。”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4.9%,带动前三季度总体增速由负转正。这表明,在海外疫情持续涨潮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的修复仍在稳步推进,内生韧性进一步凸显。展望四季度,三大趋势有望主导后续的修复进程。一是得益于就业的改善和消费场景的重启,消费反弹力度料将边际增强。二是随着金融支持由短期向中长期延展,实体经济企业的活跃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三是政策力度料将保持总体平稳,政策的边际转向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才会到来。基于此,年内中国经济循环有望从“修复”走向“康复”,在四季度末基本回归疫情前的运转常态,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视野下的相对优势料将随之进一步巩固。

三季度中国经济修复稳步推进。在总量层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实际同比增速为4.9%,较二季度抬升1.7个百分点,带动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升至0.7%。这与IMF的10月最新预测相互验证,表明中国将大概率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速转正的背后,是投资、消费引擎的“双转正”。在投资端,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同比增长0.8%,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在消费端,三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由此,三季度投资、消费两大内需引擎保持向好趋势,并且此前一度滞后的消费修复正在追赶进度。

在结构层面,基于二季度的强劲反弹,第二产业在三季度进一步回归常态,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三季度同比增长5.8%。有别于二季度的温和回暖,由于三季度防疫限制加速解封,第三产业的反弹显著增强,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速升至4.3%。得益于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步复苏,居民生活就业压力亦得到进一步纾解。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为0.6%,年内首次转正,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下行趋势。

总体而言,上述数据表明,虽然海外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向长期化、结构化发展,但是中国经济的修复进程不仅在总量上稳中有进,在结构上亦逐步改善。展望四季度,随着海外秋冬季新一轮疫情席卷而至,中国经济的韧性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料将继续向疫情时代的全球“供给-需求”双中心演进。

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基本“康复”。在三季度稳步复苏的基础上,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从三个层面获得边际新动能,进而基本回归疫情前的运转常态,并在增速上略高于长期中枢水平。由此至四季度末,国民经济循环料将完成从“修复”到“康复”的阶段转变。

其一,消费反弹边际加强。与我们7月报告的预测相一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月度同比增速已在三季度转正。展望四季度,一方面,在经历“十一黄金周”的防疫大考之后,未来更多的消费场景以及线下服务消费需求有望被加速激活,并迎来对此前防疫限制时期的消费补偿。另一方面,得益于城镇新增就业月度增量以及央行调查居民当期收入指数的持续回升,居民消费能力有望稳步修复。两者交叠之下,四季度消费动能有望进一步提振。

其二,企业经营进一步活跃。从金融数据来看,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在总量超预期的同时,流向企业的短期新增贷款走弱而长期新增贷款走强,预示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投资等活动有望进一步回暖。从物价数据来看,虽然9月CPI同比增速重回“1时代”,但是核心CPI的环比增幅延续抬升趋势,这表明在剔除猪价、油价回落的影响后,当前中国经济的终端需求继续边际走强,预计将进一步拉动企业经营的活跃度。

其三,政策力度保持平稳。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趋势下,或将出现的政策调整已成为当前市场的主要忧虑之一。我们认为,虽然四季度经济政策力度预计不必加码,但是也料难见急遽收缩。无论是基于全年近20万亿的预期信贷投放规模,还是基于剩余的政府债融资额度,四季度的财政货币政策料将保有相对充裕的空间,总体上仍将对经济复苏发挥支持性作用,不会成为拖累项。

人民币资产料将巩固相对优势。在2020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环境下,四季度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增速优势料将进一步凸显,并从多个角度支撑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视野下的相对表现。从汇率层面看,在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后,美国料将长期保持低利率状态,而基于向好的经济基本面,中国货币政策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恢复常态,中美利差料将维持高位。另一方面,根据IMF预测,明年欧洲经济的修复速度料将“逆袭”美国,进而影响欧元、美元的相对强弱。上述因素预计将在今年四季度逐步被市场定价,由此四季度美元指数易降难升,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长期稳健。从资金层面看,在全球疫情时代,中国经济料将长期保有成长性优势和确定性优势,叠加金融开放的改革红利,国际资本料将延续长期流入趋势,并带来相对充沛的增量资金。从资产层面看,随着四季度中国经济的基本“康复”,企业经营状况有望进一步好转;“十四五”规划的推出料将改善市场信心。企业盈利和投资者情绪有望合力夯实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基础。当然,着眼于日趋复杂的全球大环境,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事件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扰动,以及部分短线资金的获利了结,或将造成人民币资产的短期波动。但是,在中长期向好趋势的驱动下,“退一步进两步”的波动也将创造有利的布局窗口。

熊园:三季度GDP增速为何低于预期?

一、三季度GDP继续回升,为何略低于预期?

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转正,Q3当季增速小幅低于市场预期。2020年前三季度GDP实际累计增速0.7%,较上半年的-1.6%回升了2.3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转正反映前期疫情冲击造成的生产损失已基本得到弥补。三季度GDP实际当季增速4.9%,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2%,较Q2的3.2%反弹1.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6%的水平。

三大产业累计增速全部回正,三产修复快于二产。Q3第二产业增加值当季增速从Q2的4.7%回升1.3百分点至6.0%,累计增速反弹至0.9%;第三产业增加值当季增速从Q2的1.9%回升2.4个百分点至4.3%,累计增速反弹至0.4%。Q3第三产业增速升幅最大,主因我国疫情持续受控,居民信心恢复,线下消费、服务消费加速回暖。

1)出口持续超预期。Q2以来我国出口连续5个月超预期,增速不断抬升,其前期主因防疫物资拉动,后期主因欧美迅速解封带来的外需回暖,以及我国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形成的相对优势。同时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前期内需较弱等因素,进口增速持续低位徘徊。进出口两方面造成Q2以来净出口持续反弹,贸易差额累计增速由Q1的-81.9%回升至9月末的10.8%,已经接近近年来平均水平。在全球经济复苏、欧美疫情再反弹和低基数的支持下,2021年出口增速大概率进一步走高。(具体请参考前期报告《年底前出口有望保持高位,明年呢?》)

2)地产维持高景气。疫情发生后我国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多地出台地产支持政策,推动商品房销售3月后大幅反弹,地产投资也随之回升,Q3货币政策和地产政策虽然均趋于收紧,但地产市场仍然维持较高景气。从当月增速看,8月地产销售当月增速创2017年下半年以来新高,地产投资也已超去年水平。从累计增速看,地产销售和投资的绝对规模也已接近去年水平,疫情造成的冲击已经基本恢复。

3)服务业加速修复。Q3与上半年的最大不同在于线下消费、服务业开始加速修复,主因我国疫情持续受控,政府防疫措施有序放松,居民信心逐步恢复。由此带来需求端加速追赶供给,供需分化趋于收敛,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为何三季度GDP略低于预期?

Q3GDP当季增速略低于此前市场一致预期的5.2%左右,我们认为原因可能有三:

1)服务业实际恢复程度可能略低于预期。首先,Q3服务业虽然已经开始加速修复,但疫情约束尚未完全解除,较去年水平仍然偏低,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实际收入恢复水平可能也低于直观的人流水平。比如十一假期的旅游数据实际上只修复了七、八成,与众多景区游客爆满、堵车的直观印象尚有差距。其次,受7月份以来房地产政策收紧和9月股市调整的影响,地产和金融行业的修复程度可能也略低于预期。

2)建筑业增幅可能略低于预期。受前期南方雨季拖累、棚改债分流等因素影响,Q3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下行,且低于预期。同时受政策收紧等影响,9月地产施工增速也出现回落,二者可能导致建筑业修复程度也偏低。

3)GDP核算的生产法和日常预测的支出法之间存在统计误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而市场日常预测所用的消费、投资、进出口等需求端数据对应测算的是支出法GDP,二者之间会存在一定误差。

总体看,Q3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修复,就业压力较上半年已经得到明显缓解。往后看,随着疫情影响减退,Q4经济将保持回升态势;在基数效应影响下,2021年Q1多数经济指标的同比增速将出现跳升,Q2开始同比增速将逐渐降低,2021年全年GDP增速将显著提升。

二、生产端:工业生产高位上行,服务业修复小幅加速

9月工业生产高位上行,增速大幅好于预期,主因应是内外需求强劲,工作日同比增多、季末跳升等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1.2%,较上半年回升2.5个百分点;9月当月同比6.9%,大幅高于市场预期的5.8%。9月工业增加值在基数较高(2019年9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8%)的情况下增速继续抬升,可能反映了出口高增叠加服务业加速修复带来的强劲需求,另外可能也与9月工作日天数比去年同期多2天、季末跳升的统计特征有关。服务业修复小幅加速,9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5.4%,回升斜率较上月抬升,反映疫情对服务消费的约束进一步减退。

分行业看,多数行业增速提升,制造业、内需相关行业升幅较大,汽车、电气设备制造维持高位。9月制造业回升幅度较大,采矿业温和修复,公用事业增速下跌。其中食品加工制造、运输设备、非金属矿物等行业增速回升较大,可能受到内需回暖带动;电热燃水、有色冶炼、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回落较多。

三、消费端:复苏斜率提升,疫情压制明显减轻

消费增速高于预期,复苏斜率提升。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7.2%,较上半年回升4.2个百分点;9月社零当月同比3.3%,较前值回升2.8个百分点,高于市场预期的2.3%,复苏斜率明显提升,反映了随着国内疫情持续受控和经济持续复苏,居民消费信心和意愿开始加速恢复。

分项看,汽车维持高增,必选消费、石油制品、家具建材回升较多。9月限额以上社零中多数分项增速提升,其中必选消费中的烟酒饮料、服装、药品提升较多,反映居民外出、社交活动明显增加。可选消费中的石油制品、家具建材增速提升较多。汽车消费增速微跌,但已经连续第3个月维持两位数增长,表现较为强劲,主要受经济回暖、出行习惯改变、消费信心改善等因素推动。

餐饮消费延续反弹,疫情压制明显减轻。9月商品零售当月同比4.1%,餐饮收入同比下跌2.9%,降幅较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修复斜率均有所提升,与服务业生产修复加速相互验证,显示疫情对住宿餐饮业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的压制明显减轻。

往后看,在基数效应和经济复苏和支持下,Q4至2021年消费预计仍将保持回升态势,但考虑到疫情约束仍存、前期疫情对居民收入、储蓄意愿的冲击等因素,预计2021年居民消费在去除基数效应后仍然偏弱。

四、就业端:持续好转,结构性压力仍大

9月调查失业率小幅回落。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4%,较8月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延续了3月份以来的震荡回落态势。9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同比下降18.2%,较前值继续回升,仍处于深度收缩区间。1-9月城镇新增就业898万人,较上年同期少增199万人,就业规模萎缩程度继续收窄。

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的结构性就业压力仍大。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比8月下降了2.4个点,比去年同期仍高4个百分点,反映随着就业季逐渐结束,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有所减轻,但较去年压力仍大。

五、投资端:地产景气出现回落迹象,制造业延续反弹,基建再度低于预期

地产销售高位回落,开发全面放缓,投资维持高位

地产销售增速高位回落。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1.7%,较上半年大幅回升6.7个百分点。9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当月同比分别为7.3%、16.0%,较前值分别大幅回落6.4、11.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近年来平均水平。1-9月土地购置面积累计同比-2.9%,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而土地购置价款则延续震荡上行。

地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可能受到土地购置费上行的支撑。1-9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5.6%,较上半年提升3.7个百分点;9月当月同比增速12.0%,较前值微涨0.2个百分点。开发环节全面放缓,新开工施工均转跌。1-9月房屋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为-3.4%、3.1%、-11.6%,分别较前值变动0.2、-0.2、-0.8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和施工的当月增速是三季度以来首次转跌。

7月份以来地产政策持续收紧,地产景气度可能趋于回落。7月24日,中央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议,标志着本轮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开启;8月住建部连续召开两场会议,收紧地产调控,确立“三道红线”。叠加货币政策回归中性,长期利率水平趋于上行,房企融资环境收紧。两方面因素作用下,9月地产销售和开发环节均出现了明显放缓,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未出现。9月地产投资虽暂时维持高位,可能是受到前期土地购置费用分批计入的支撑,实际建安投资可能也趋于回落。

往后看,考虑到地产政策和货币环境的收紧,结合地产销售和开发环节已经出现放缓迹象,我们预计四季度及2021年地产市场景气度可能趋于回落。

制造业投资延续反弹,有超预期上涨的可能

 

制造业投资延续反弹,当月增速回落主因基数恢复正常。1-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6.5%,较上半年提升5.2个百分点,修复斜率仍趋放缓。9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至3%,主因上月的低基数效应消失。1-9月民间投资同比-1.5%,较前值提升1.3个百分点,9月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较前值微跌,仍处于近年来平均水平。

分行业看,内需相关的食品加工、汽车制造和疫情相关的医药、纺服等行业投资增速提升较多。其中内需相关与工业增加值相应行业表现类似,主要反映的应是内需加速回暖;而医药、纺织业投资增速提升可能与欧美疫情再度爆发有关。

往后看,预计制造业投资将随经济复苏而延续修复态势,且在库存周期趋于回升,出口保持高增、疫情影响减退等因素的支持下,有超预期上涨的可能。

基建投资再度低于预期,受制于到位资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

基建投资增速继续放缓。1-9月广义、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2.4%、0.2%,分别继续较前值回升0.4、0.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上月有所收窄;9月广义、狭义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分别为4.8%、3.2%,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

基建增速持续低于预期,主因到位资金减少和地方政府积极性。Q2以来,基建投资当月增速由5月的10.9%一路下滑至9月的4.8%,除了7月南方洪水扰乱节奏,基建增速在8、9月专项债融资大幅回升的环境下继续下行,反映相应资金并未落实到基建投资项目上,棚改债重发、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地方政府财政仍较紧张造成的分流效应可能是重要拖累;此外,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实际积极性一直是基建回升的制约因素。往后看,随着经济继续回暖,Q4至2021年基建投资发力的必要性可能会下降,新基建将继续成为主方向。

王静文:供需全面向好推动经济持续反弹

10月19日上午,统计局公布了三季度和9月的各项宏观数据。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继续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从9月单项数据表现来看,基本上都强于市场预期。

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服务业则加速修复。

先看工业。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上月的5.6%明显改善,持平于去年12月,均为2019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超出市场预期。

工业生产之所以持续好转,主要跟内外部需求同步回暖相关。无论是出口还是投资、消费目前都保持持续回升势头,从而带动制造业生产加速。9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拉动力量。

此外,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二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已高于去年二三季度的76.4%,进一步显示出工业生产修复已经完成。当然,今年9月工作日为22天,比去年同期多2天,也对工业增加值的持续好转产生正向推动。

再看服务业。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复苏突出表现为供给端快于需求端,工业生产快于服务业,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明显好转。

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二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9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比8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相对应的,9月制造业PMI为51.5%,比8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作为例证,8月以来放开电影院线之后,观影人数逐渐上升。今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达39.52亿元,仅次于2019年,为历史次高水平。截至10月15日,今年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累计票房达129.5亿元人民币(约合19.3亿美元),超越北美地区19.25亿美元的票房,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由于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为55%左右,服务业的加速修复,将有助于GDP继续回升。

从需求端来看,三大动力表现出全面好转趋势,其反弹速度甚至高于供给端。

首先,消费出现“报复性反弹”特征。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高于8月的0.5%,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3%。

其中汽车消费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9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1.2%,略低于上月的11.8%,但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增长水平。今年汽车消费增长较快,主要跟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有关。具体到汽车消费档次,则呈现出“豪华车表现强劲、合资品牌相对较稳、自主品牌份额逐渐被挤压”的特征,显示高收入群体收入受疫情影响比较小。

除了汽车之外的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同比增长2.4%,较上月的-0.6%明显改善,今年以来首次转为正增长,也反映出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在加速反弹。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9%,较上月的-7.0%继续大幅改善。

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人们外出就餐、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这也相应导致网络购物增速回落。前9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3%,较1-8月回落0.5个百分点。

此外,收入增长也对消费产生正向推动。前三季度1-9月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较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9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向下,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至5.4%。

其次,投资增速持续反弹。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三大支柱均出现好转,其中制造业投资反弹速度最大,基建投资最小。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6.5%,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目前制造业投资仍然处于负增长区间,但反弹速度明显加快。

其原因包括:一是终端需求好转推动价格回升,有助于企业扩大资本开支。8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1%,连续两个月维持在19%以上增速,利润增速改善有利于稳定企业家信心;二是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已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三是政策支持。央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补短板、锻长板,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有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6%,较1-8月回升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表现出较强韧性,资金来源同比增长4.4%,高于1-8月的3.0%,销售额增速扩大2.1个百分点至3.7%,“金九银十”效应显现。

但“345”融资规则正在发挥作用,主要表现为拿地和新开工开始降温。1-9月土地购置面积累计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至1.8%,9月当月同比下降4.78%;1-9月新开工面积累计降幅缩小0.2个百分点至3.4%,9月当月同比下降1.95%。

前三季度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2%,前8个月为-0.3%,同样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不过基建投资回升速度不够理想,这可能是三季度GDP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

决定基建投资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和项目。截至9月底,今年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3655亿元,仅余3845亿元未发行,债券发行已临近尾声,可以说资金来源基本能够保障,但并未大幅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原因一方面是形成实物工作量尚需时间,另一方面可能源于缺乏好的项目对接。

最后,出口超预期好转。9月出口同比增长9.9%,再度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强劲韧性。

推动出口好转的因素,既有部分地区疫情二次爆发带来的防疫物资和远程办公出口,也包括发达经济体经济触底反弹带来的外需边际向好。可资对照的,就是韩国9月出口同比韩国出口同比增长7.7%,疫情以来首次转正,且为2018年10月以来最高。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且工业生产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其他新兴经济体复工进程并不乐观,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其他国家的出口订单转移至中国,这一因素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发挥作用,推动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水平。

总的来看,在疫情基本控制之后,我国三季度经济表现良好。三季度4.9%的增速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在主要经济体中已属翘楚。展望四季度,如果能够避免疫情二次爆发,则经济增速有望继续沿着复苏路径回升,GDP增速有望回到5.5%左右,政策面预计将会继续保持稳定,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良好环境。

江瀚:中国经济这么强劲到底该怎么看?

首先 ,说中国经济向好是需要比对全球经济来说话的,我们先看看全球经济的预测数据,IMF 预测发达经济体今年将衰退5.8%,其中美国经济将衰退4.3%,欧元区经济衰退8.3%,英国经济衰退9.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衰退3.3%。中国将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我们就能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多么来之不易,其实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增长的时候一定要明白,经济增长其实并不是看顺周期能力,在全球都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中国也是高速增长着其实并不难,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各国都在经济增长的时候,必然通过外贸、金融等多个领域都会给中国带来正向影响,然而在逆经济周期的时候,特别是当前全世界各国都在经济下行的状态中,可以说各个产业都是相互拖累的时候,中国能够摆脱全球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而且能够保证一枝独秀可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再来看一下中国内生的经济增长。2020年中国整个市场其实经历了一个先低后高的经济发展格局,年初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可谓是经历了经济的冰封时期,但是好在中国全民一心,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不仅实现了疫情防控的有力成效,更实现了全面的复产复工,不仅全面做好了“六稳”工作,也稳步推进了“六保”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成为了全世界防控最为得力,复产复工最为有效,市场恢复韧性最好的市场,也正是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个月内两次上调对中国的经济预期,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动能足以让世界钦佩。

第三,此次国庆对于中国经济和防控是一次全面的检验,从国庆的情况来看,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8日,有6.3亿中国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外出旅行,达到去年同期旅行人数的79.0%。同时,“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国游客的旅游收入实现4543.3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9.9%。而且我们还实现了全面经济的向好,放开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足以证明中国经济的韧性,而且连票房都实现了中国全面超越北美,中国的消费足以让世界羡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消费的内循环已经开始启动,这样即使在国际市场一定拖累的情况下,中国都能够依靠自身实现经济的高增。■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